2 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 (第1/2页)
“我之前不是跟家里说,回来找我爸妈,我打听到他们回北平了,但是来之后才知道,我爸跟我妈离婚了,只有我爸回来了……”
说到这里,欧阳远紧了紧筷子:“他跟一个官员的女儿再婚,我找上门的时候,那女的替我爸答应给我安排个工作,让我以后别去打扰他们。”
欧阳远戳戳饭盒里的饭:“我爷爷原来是北邮的教师,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是看在我爷爷的面子上给我爸的,如果他们没离婚,这工作应该传给我哥,现在倒成了施舍我的。”
啊这……
李稻花后悔问了,她本来是想着看看欧阳远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,她也试试,就算找不到欧阳远这么好的工作,能有个临时的先顶顶也行。
就这种献祭流工作法,她觉得自己试不了。
因为十年的原因,北邮的职工和教师大多被分配到了豫省下乡,欧阳远一家也在内,而且他们还被分开了。
下乡之后不允许随便走动通信,他们也就断了联系,直到78年没那么严格之后,才重新恢复通信。
来北平之前,欧阳远也就知道他爷爷去世了,还不知道爸妈离婚的事。
“我哥还不知道这事。”欧阳远是李三柱给办的病退,这时候回城也不容易,要么考上学,要么就是托关系。
他们家的关系,欧阳远爷爷去世了,他爸不管他们,那就只剩下考学这条路,所以他哥他姐还在农村。
也正是因为他爸这事,他在处理好北平的事情后,第一时间去把李稻花接到北平,他不想变成他爸那样的人。
因为时间紧,他没办法去找家里人,只是回豫省把李稻花带回来了。
他虽然跟家里人有通信,但是这时候的交通跟21世纪可不一样,越是往农村去,越是难找,不是本地人,根本不知道地方。
别看欧阳远现在在北平有工作,算起来,他家里还真不如李稻花家呢,好歹李稻花家没这破烂事。
北邮在八九十年代是绝对的好学校,可以跟清北相媲美的那种。
孟贵民上班后,顺道从传达室把自己的信件都拿过来。
看到李稻花这封信的时候,他看的时间久了些,这个时期,思想意识还是很敏感的。
像文中黄来弟这样的人有吗,当然有,以前有,以后也不会少。
可他们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,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师德没了,也很难教出好学生。
孟贵民问其他人,黄来弟是谁。
“好像是赵老师的老婆吧,是不是图书馆的那个黄来弟,黄大娘?”
对上了,孟贵民看到信里这个黄来弟确实是图书馆的。
“哪个赵老师?”
“赵苏城,赵老师。”
“去把他叫过来。”
赵苏城刚上完课,正准备回答学生们的问题,就听到说校长找他。
校长办公室里,两人坐在沙发上,孟贵民说:“赵老师的老婆最近是不是跟人有过什么冲突啊?”
没想到是这个问题的赵苏城愣了一下,想了想:“应该没有吧?我老婆没说过跟人有冲突啊?”
孟贵民语气温和的说:“我们虽然是老师,但是跟工农兵兄弟一样,都是社会的一份子,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都在为社会做贡献。”
赵苏城点点头:“您说的对。”
“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要重视,尤其是家里人,工作再忙,也不能忽视了家人啊,没事的时候,可以多陪陪家人。”
有些话,点到为止,说破就不好看了。
赵苏城离开的时候满怀心事,回到家里,往常他都是坐在自己书桌前,不让家里人打扰自己。
今天却破天荒的把织毛衣的黄来弟叫过来:“你又出去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话了!”
别看赵苏城在外面,温文尔雅,一副知识人的样子,其实在家里独断专行,谁也不能反驳他,不管是老婆还是孩子,一旦顶嘴,巴掌是少不了的。
孩子们长大之后,嫁人的很少回娘家,娶媳妇的也很少回来看他们,只剩下黄来弟下了班回来伺候他。
“我没说什么呀,我今天就在楼里织毛衣啊。”
“你什么也没说,校长会让我管管你?我还不知道你?”
赵苏城眼睛一瞪,黄来弟缩缩脖子,小声的说:“就是最近跟那个新来的乡巴佬吵了两句嘴,她自己不小心摔倒了还要讹我头上。”
听到这里,赵苏城已经明白了,绝对是人家过去告状了。
平时,黄来弟在外面怎么作,他都不在乎,有时候她作,对他来说还有好处,比如说从别人家讹来点东西。
但是现在不一样,她作影响到了他,还是坏影响。
“你去给她道个歉,都是邻里邻居的,像什么样子。”
黄来弟嘟嘟囔囔的不敢反驳,出门之后才敢暗暗骂上几句,她才不会去道歉呢,反正又没人知道,他问起来,就说道过歉了呗。
北平日报有许多板块,这些板块除了报社编辑自己写稿之外,还有正式公文或者是读者投稿。
距离李稻花投稿之后的第五天,北平日报上刊登了一篇《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》。
农村、妇女、自白书,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,瞬间就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